近日,常山縣招賢鎮(zhèn)紗帽山村“紗帽山枇杷”共富工坊內一片繁忙景象,10余名工人正在給枇杷除草、修枝,為來年有個好收成做足準備。(據(jù)9月3日《衢州日報》)
據(jù)報道,為進一步延伸枇杷產業(yè)鏈,紗帽山村黨支部與常山自然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共富工坊,對枇杷進行深加工,推出枇杷酒、枇杷花茶、枇杷膏、枇杷汁等系列產品。“去年,精品枇杷園的收益為30多萬元,今年收益肯定超過去年。”紗帽山村黨支部書記徐朝斌說,有了共富工坊,村集體經濟發(fā)展壯大的路子更寬了。
由此聯(lián)想到,在一些地方,農民工兄弟外出打工謀生,似乎已經成為多年來的一種慣例。每年春節(jié)過后,不少農民工兄弟就會告別家中老小前往外地打工,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做,目的就是為了在外地能多掙錢養(yǎng)家糊口,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努力,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(fā)展作出了貢獻,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。對于許多農民工兄弟來說,如果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,又能夠照顧家庭,還是希望能在家門口就業(yè)。
就業(yè)是民生之本。招賢鎮(zhèn)紗帽山村設身處地為村民著想,推出共富工坊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、拍手叫好,助力農村勞動力家門口就業(yè),就是需要類似于共富工坊這種貼近實際、讓群眾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實招。利用當?shù)仄髽I(yè)技術優(yōu)勢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,促使村民能夠在家門口就業(yè),不僅可以照顧到全家老少,而且也能為鄉(xiāng)村振興、共同富裕貢獻力量。因此,從某種意義上說,共富工坊不愧為一條帶動村民共同富裕的好路子,很值得各地學習和借鑒。
當然,要真正辦好共富工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作為當?shù)卣约按鍍晌敕皆O法對共富工坊給予支持和配合,比如在資金、政策、服務等方面多一些幫助和支持,只有上下齊心,形成合力,才能使共富工坊越辦越紅火,才能使農民工返鄉(xiāng)后在家門口就業(yè)過程中留得下、扎得穩(wěn),讓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真正有活干、有錢賺,促進共同富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