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7月10日《南方工報》報道,如何在暑期看好娃,成了不少職場父母的“操心事”,有的擔心孩子獨自在家有安全隱患;有的想給孩子拓展興趣愛好……今年暑期,廣東省各級工會安排了主題各異、形式多樣、內(nèi)容豐富的夏令營活動。一些帶有愛心性質(zhì)的托管活動受到熱捧,其中,有的完全免費,有的采取工會補貼和個人支付相結(jié)合的方式,助力職工子女開啟健康快樂的暑期生活。
一到寒暑假,“誰來看孩子”便成了很多家庭面臨的難題,對雙職工家庭而言,帶娃更可能身心俱疲。如何妥善安排孩子們的假期生活,讓家長們少一些焦慮,多一些放心,一直是頗受關注的話題。
公共服務多一些,百姓負擔就少一些。啟動包括暑期托管在內(nèi)的公共服務,可謂直面民生痛點,為百姓解憂紓困,為此,不少地方都在積極努力作為,如北京要求暑期托管服務承辦方“不組織學科培訓和集體授課”,上海明確暑托班堅持“公益、自愿”原則,山東泰安提出“對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,免收服務費用”等,這些做法在給予家長更多選擇的同時,在不同程度上減輕了家長的育兒成本。
暑期托管服務“圈粉無數(shù)”,反映出廣大家長的真切需求。更多地方也應看到這份訴求,不斷探索提供更多具有愛心、公益性質(zhì)的暑假托管服務。比如,很多家長曾經(jīng)為孩子放學早沒人接的“三點半難題”所困,于是一些地方和學校探索實施了類似延時課堂的服務,有針對性地緩解了不少家庭的實際需求。
暑期是孩子親近自然、接觸社會的好機會,各類“托管班”不應“一托了之”,有價值、有意義的托管,離不開學校、家庭、社會的共同關心和支持。各地應注意結(jié)合實際,充分盤活和利用各種文化資源、優(yōu)勢資源,不斷拓展托管服務的形式和內(nèi)容,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。也可以嘗試引入公益組織、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,增強服務的針對性、多元性等。應該明確的是,管理部門、各級工會組織、企事業(yè)單位、托管機構(gòu)等,應共同助力完善暑期托管服務,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,在學習中成長。